序號 |
教學成果名稱 |
第一完成人 |
獎項 |
級別 |
獲獎年度 |
1 |
“面向工程、強化實踐”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李國慶 |
二等獎 |
國家級 |
2014 |
2 |
面向工程強化實踐的《電力系統分析》課程改革與實踐 |
穆 鋼 |
二等獎 |
國家級 |
2009 |
3 |
突出“一實兩創”特色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穆 鋼 |
二等獎 |
國家級 |
2005 |
4 |
“面向工程、強化實踐”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李國慶 |
一等獎 |
省級 |
2013 |
5 |
構建“三全育人”格局 完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 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 |
李國慶 |
一等獎 |
省級 |
2018 |
6 |
能源動力類流體力學課程教學團隊建設與實踐 |
周云龍 |
一等獎 |
省級 |
2018 |
7 |
“互聯網+”環境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曲朝陽 |
二等獎 |
省級 |
2018 |
8 |
新時代構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
曹麗華 |
二等獎 |
省級 |
2018 |
9 |
立足電力行業、面向企業需求,培養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 |
秦力 |
二等獎 |
省級 |
2018 |
10 |
立足行業,突出能力,內外結合,培養自動化專業卓越人才 |
孫靈芳 |
三等獎 |
省級 |
2018 |
11 |
數學學科創新實踐平臺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李鵬松 |
三等獎 |
省級 |
2018 |
12 |
突出電力行業特色的應用化學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
魯敏 |
三等獎 |
省級 |
2018 |
13 |
“虛實兼修、內外通達”的電氣信息類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嚴干貴 |
三等獎 |
省級 |
2018 |
14 |
強化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的機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關山 |
三等獎 |
省級 |
2018 |
15 |
基于大學生創新實驗區的課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宋克 |
三等獎 |
省級 |
2018 |
16 |
《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教材建設研究與實踐 |
周云龍 |
一等獎 |
省級 |
2013 |
17 |
突出特色培養的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實踐 |
關曉輝 |
一等獎 |
省級 |
2013 |
18 |
創新培養模式,打造計算機專業特色人才 |
曲朝陽 |
二等獎 |
省級 |
2013 |
19 |
數學學科ATC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及實踐 |
張 杰 |
二等獎 |
省級 |
2013 |
20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體系整體優化改革研究與實踐 |
孫淑萍 |
三等獎 |
省級 |
2013 |
21 |
突出“厚、強、重”特色的過程控制課程群建設與實踐 |
孫靈芳 |
三等獎 |
省級 |
2013 |
22 |
面向行業,突出能力和素質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
張喜榮 |
三等獎 |
省級 |
2013 |
23 |
深入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能源動力類專業創新型人才 |
李 勇 |
三等獎 |
省級 |
2013 |
24 |
立足行業,面向需求,培養輸電工程應用型專業人才 |
鞠彥忠 |
三等獎 |
省級 |
2013 |
25 |
立足電力行業,突出特色,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12345”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門 洪 |
三等獎 |
省級 |
2013 |
26 |
面向工程突出實踐的電力系統分析課程改革與實踐 |
穆 鋼 |
一等獎 |
省級 |
2009 |
27 |
建設實踐類數學課程群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
張 杰 |
一等獎 |
省級 |
2009 |
28 |
實施學?!笆晃濉苯萄е柿坑虢萄Ц母锎蔥鹿こ痰難芯坑朧導?/span> |
李國慶 |
一等獎 |
省級 |
2009 |
29 |
《工程流體力學》課程建設與創新實踐 |
周云龍 |
一等獎 |
省級 |
2009 |
30 |
建設國家級實驗教學基地,提高電力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和工程素質 |
蔡國偉 |
二等獎 |
省級 |
2009 |
31 |
構建創新實踐平臺,提高IT專業學生工程素質和創新能力 |
曲朝陽 |
二等獎 |
省級 |
2009 |
32 |
在數學與工程的結合上開展創新教育的實踐探索 |
穆 鋼 |
三等獎 |
省級 |
2009 |
33 |
以實戰為主線,應用為目標,構建儀表類課程的工程創新教學體系 |
王建國 |
三等獎 |
省級 |
2009 |
34 |
競技學業俱佳的高素質大學生運動隊建設研究與實踐 |
林永森 |
三等獎 |
省級 |
2009 |
35 |
服裝設計一體化工作室教學探索與實踐 |
梁 軍 |
三等獎 |
省級 |
2009 |
36 |
突出“一實兩創”特色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穆 鋼 |
一等獎 |
省級 |
2005 |
37 |
面向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自動控制類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 |
黎 平 |
一等獎 |
省級 |
2005 |
38 |
普通高等學校實習體系改革與實踐----面向新世紀構建創新的計算機專業實習體系 |
曲朝陽 |
二等獎 |
省級 |
2005 |
39 |
土木工程專業“一實兩創”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甘鳳林 |
二等獎 |
省級 |
2005 |
40 |
能源動力類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研究與實踐 |
周云龍 |
二等獎 |
省級 |
2005 |
41 |
建立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趙建偉 |
三等獎 |
省級 |
2005 |
42 |
實施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趙建偉 |
三等獎 |
省級 |
2005 |
43 |
數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張 杰 |
三等獎 |
省級 |
2005 |
44 |
自動化專業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的改革 |
韓 莉 |
三等獎 |
省級 |
2005 |